我對故宮的記憶很少,卻相當深刻。
最初對故宮的印象是經過一個隧道、坐在小阿姨身旁,還有玻璃櫥窗內的綠色花瓶,那也是我一生中所能憶起最早的回憶。國小六年級時去故宮看莫內的印象派特展。不知道是身高還是觀賞力的關係,發現要離作品遠一點才能看出畫作內容。那時流行集郵,我還記得紀念品是莫內畫作的郵票大全張。最近來故宮約是五年前,因為工作關係而要調查附近的生態環境。我初次遇到帶錨紋蛾。為了牠我翻遍蝴蝶圖鑑也找不著,後來才知道那是蛾,不是小灰蝶。
這次想要看奧塞美術館大展,一方面是自己對印象派畫作滿有好感的,另一方面則是帶著懷舊心情來看這個文物重地。
本來想著這幾天下大雨,參觀人次應該會很少,搞不好還可以一人包全場走透透,就決定挑這週末來看。事實證明我想太多,即便天候不佳,看展人潮還是絡繹不絕。幸好我事先拿到票,因為等著買票的人很多,而且語音導覽窗口排隊隊伍很長。我實在不想跟人擠來擠去,索性放棄直接走進展場。後來我有點後悔,沒有借語音導覽太可惜了。
展場內容依照年代劃分: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以及現代藝術之起源。重點作品包括布格羅《襲擾》、雷諾瓦《彈鋼琴的少女》、米勒《拾穗》、希斯萊《莫瑞橋》、摩洛《嘉拉蒂》與高更《布列塔尼農婦》。整場看下來,我還是偏愛印象派與自然主義的作品。可能是主題偏風景寫生,然後光線表現讓人讚嘆不已,光這兩個要素就已抓住我的心。
大幅作品總是比較吸引目光,這幅作品的魅力卻不只於此。首先是霍勒對農婦的描繪極其細膩:梳好的髮型顯示拉梅特莉的優雅,而散落的幾根髮絲又暗示著農忙後的狀況;自信的微笑顯示農婦得心應手;捲起的袖子、結實的臂膀,以及提著牛奶桶而略微傾斜的肩膀,讓人感受到牛奶桶的重量。就算把其他背景通通塗成黑色,光是農婦本身氣勢就足以撐起整幅作品。背景恰如其分的擔任敘事角色。相較於人物主體,沒有這麼清晰銳利,反而給人空間上的層次感。站在畫作前面,可以明顯感受農婦離觀賞者最近,再來是牛隻,然後是樹木、灌叢及後方房舍。凝視久了,甚至會以為農婦會從畫作走出來呢。
印象派與自然主義展區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河水、樹林與小徑讓我想到臺南的億載金城。柔和陽光映於樹葉、草地及磨坊的牆壁上。畫作右側的幽暗林區剛好與中間明亮的河流區互相映襯,卻同樣暗示著景深。站在畫前,彷彿可以感受到微風,輕輕的吹拂臉龐、滑過樹梢,然後是聽到葉子摩擦的沙沙聲、居民在河邊的取水聲……所有的悠閒時光都濃縮於方框中。
其他比較有印象的作品感想列如下。
雷諾瓦《彈鋼琴的少女》
雖然雷諾瓦筆下女性皮膚都白裡透紅,氣質婉約,但比起《彈鋼琴的少女》,個人更愛《讀書的少女》。氣勢!氣勢很重要的(意味不明)。
米勒《拾穗》
現場看反而沒有想像中驚艷。然後不知道是打光關係還是本身畫作就是如此,感覺有些黯淡。我還嘗試用不同角度欣賞這幅作品,希望可以看出更多端倪,結果連筆觸也看不出來@@。其他觀眾覺得有個女人一下貼近導護線,一下歪著頭看畫,應該很白癡吧。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襲擾》
七位小天使各自有不同姿勢與表情,搭配中間的美女,畫面不會雜亂,反而達到微妙的平衡。
奇里.維克提維齊.勒莫克《樅木屋父親之逝》
這幅讓我拍案叫絕的地方,是它沒有仔細描繪逝者,而是藉由周遭人物傳達失去親人的哀淒。畫者沒有明確指出光源來自窗戶或門,只是讓光線自然打在人物上,更加突顯家人們的表情與動作。
畢沙羅《曬衣服的女人》
我最初還以為是秀拉畫的,畢竟秀拉的點描法太令人印象深刻。後來查資料才知道他跟秀拉認識,這幅也算是試驗性質的作品。
包德里《小約翰》
是小正太還是小蘿莉啊~?總之超俊美。
展場有些燈光打的不是很好,讓畫面反光。像是《美麗的威尼斯,海洋之后》右半部幾乎看不出畫什麼,要稍微從側面看才能知道細節。《真理》也是,鏡子以上部份都烏嘛嘛,就算要模擬鏡子射出的光源也不是這樣做吧?XD
這次看展經驗讓我學到一件事,就是記得租借語音導覽、記得租借語音導覽、記得租借語音導覽,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雖然直接憑感覺去觀畫也是種方式啦,但有時候會因為知道更多資訊而對作品有不同認識。因為場內禁止攝影,最好是帶紙筆進去抄寫資訊,不然事後查資料及回憶心得很花功夫(像我喜歡的作品名字都落落長)。
照慣例,看展完我都會買紀念品(觀光客心態)。不得不說,故宮在這方面的確很會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