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感——愛在回家時

愛在回家時.jpg - 日誌用相簿

最近在第四台播放的電影。本來看到這老哏的片名,還以為是個老哏的家庭親情片,沒想到一看相當驚豔。雖然骨幹仍是探討家庭與事業之間的衝擊,但編劇加入很多手法把這個故事敘述得很漂亮且完整。另一個驚豔點是男主角傑瑞德巴特勒。在看這部片之前,我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三百壯士」、「荷魯斯之眼」那種賣弄勇猛的角色,看完「愛在回家時」,發現他也可以演出真誠、細膩的心境變化,真的很不簡單。

(以下有劇情透漏)


五棟著名建築物——五道心靈啟發

編劇在裡面放入芝加哥的代表建物作為父親與兒子修復關係的里程碑。雖說是為了實現兒子的願望,然而真正獲得啟發的卻是丹尼詹森(傑瑞德巴特勒飾)。

1. 盧克麗大廈(The Rookery)
兒子在介紹建築師說過的名言:「不要著眼於小事,它們無法使人熱血沸騰」被丹尼現學現賣,用於說服顧客行動更大膽。

2. 論壇報大廈(Tribune Tower)
大廈外牆鑲嵌著來自各地建築物的建材,在這裡丹尼跟兒子回憶著911事件雙子星大廈的故事。兒子問父親,是否會為事件中喪生的人們難過?丹尼的回答讓兒子覺得父親也是有血有淚,只是不善於表達的人。

3. 普利茲克露天音樂廳(The Pritzker Pavilion)
兒子口述建築師的名言:「當其他人準備結束了,我則準備開始」,以及問父親是否相信上帝,讓丹尼再次考慮自己的事業是否要放在家庭之前。為了業績是否真的要不擇手段呢?

4. 箭牌大廈(Wrigley Building)
本來丹尼要為兒子解說大廈的背景,妻子凱瑟琳(柯茜莫爾飾)卻詳細地介紹這棟建築物的特色,原來她年輕時在此工作。丹尼看著妻子充滿興奮的表情,似乎從中感受到年輕時那股純真與熱情。

5. 湯馬斯蓋爾之家(Thomas Gale House)
兒子病重於是丹尼獨自參觀。設計者不畏被老闆開除的風險,仍努力設計出讓陽光灑落屋內、充滿生命力的建築物,對照業績直直落的丹尼,種下了即使無法贏得升遷,仍要忠於自我的念頭。

主角與配角們各自的信念

這部作品的角色很少,但每一位都令人印象深刻。

男主角丹尼是二話不說撐起工作與家庭責任的人,但當事件接踵而來,無法在兩者中取得平衡時,他該如何取捨呢?整部片就是以丹尼為中心,描述其心境變化的故事。其他配角們則扮演了推手、烘托或反襯角色,宛如故事的調味料。妻子凱瑟琳一直扮演著盡職的家庭主婦,雖然因為兒子得病有些情緒化,但仍然理性看待問題,並勇於與丈夫溝通。即使丹尼對她咆哮,意指她出去工作也沒有競爭力時,凱瑟林沒有吼回去,而是很真誠冷靜地陳述自己的想法。高EQ的個性讓我很佩服。兒子萊恩則相信爸爸是「幫助別人爸爸找到工作」的善良孩子,而他這份信任,最終也影響了丹尼,真的成為他兒子心中的好爸爸。

印裔醫生跟實習護理師明明是個可帶過的角色,但編劇特別讓印裔醫生說出錫克教徒的教旨,呼應本劇「善有善報」的概念。實習護理師在劇中則扮演傳達者——萊恩:「我喜歡那個樓梯轉角處,只有爸爸的踏步才能夠讓它發出聲音」充滿小孩子視角的語句,不僅打動了丹尼,也感動了螢幕前的我。短短一句就隱含著期望多看爸爸幾眼,卻也體恤爸爸辛勞的溫柔,讓人好心疼。

如果說編劇讓主角代表有錢有房有美滿家庭的人生勝利組,失業的工程師(艾佛烈蒙利納飾)就是代表有著優秀經驗卻受到年齡限制的時運不濟者。本劇也反映了求職上的現實問題:有時公司考量的不是資歷而是年齡。最後工程師如願找到理想工作時,還要跑到浴室發洩又悲又喜的情緒,真的令人體會到中年求職的艱辛。

我覺得老闆是劇中最有趣的角色。從種種明示暗示,顯示他是個冷酷無情、實力至上主義者,只會看員工對公司的產值來決定對員工的看法。「你已經變了」這是面對丹尼質問時,老闆的回答。我個人對這句話的解釋是,老闆知道丹尼不會像以前那樣以工作為重,為了不讓公司產能效率下降,只好將主角開除。但有趣的是,老闆之後寄給丹尼一份撕毀的競業條款,並附上祝福話語,暗示「可以自行開業」。讓丹尼可以兼顧家庭與工作,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體貼吧。

存好心做好事——助人與貴人

編劇在故事中不時穿插有關信仰的橋段,但我覺得與其說是強調人要有信仰、不如說是強調善有善報的宗旨。最後主角順著良心幫失業工程師找到工作,而被開除後反過來被工程師幫忙,看似有點童話式的結局,也可能發生在現實中。跟有沒有信仰無關,有時幫助別人就是在廣結善緣,我想這點在東西方是相通的。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關於蓮賦


喜歡紅茶拿鐵、色鉛筆以及紙本書。
雜食,常在ACG、繪圖、音樂、電影與閱讀之間流連。
認為創作是靈魂閃耀的結晶,並且是必備的精神糧食。

最新回應

近期留言

文章分類

日期

彙整

最愛連結

瀏覽人次

當日瀏覽人次:

38

總瀏覽人次:

3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