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200週年誕辰 (2/15更新)

今天打開Google首頁,發現很可愛的Logo:

上面的鳥兒應該是達爾文雀 (Darwin’s finch) 吧?

姑且不談演化論派與創造論派之間的互相攻訐
至少我覺得達爾文很厲害
他的思想並沒有被先前所學的醫學與神學給箝制
在經過長時間的野外觀察紀錄後,能夠提出這個大膽的理論

同樣屬於理科,生物跟物理、化學不同的是
相對於它的通則,在大自然裡的例外太多太多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生物組成造就千羅萬象的系統
先天基因與後天學習共同決定個體的表現
表面上看來雜亂無章,其實都在「天擇」的制度下運作著
也許外人看來它很籠統
因為它必須在時間軸上藉由複雜的交互作用才能看出端倪
但這就是生物的迷人之處,你撥阿撥,永遠撥不到謎團的中心
瞭解大自然越多,就會越感受到它的奧秘,
最終臣服於它

 

最後鄭重澄清

請不要把 evolution theory 翻成「進化論」啦!
英文原意本身的確帶有一點前進的意思
但達爾文的構想中,生物是慢慢「變化」,而非有一定方向的「前進」
這變化不一定會變強變厲害
(實際上,大自然也沒有真正「強又厲害」的生物)
有時他還會倒退回去,變回老祖宗的形式
所以請說「演化論」、「演化論」、「演化論」………

 


 

如果對演化論有興趣的話,推薦以下幾本不錯的科普書:

雀喙之謎 
Jonathan Weiner著,唐嘉慧譯。
1998年。大樹出版社。
雖然這本絕版了,不過博客來好像還有存貨。
從達爾文雀的嘴喙大小,可以驗證演化是存在的?
文字淺顯,可以當作故事來看,適合作為入門書籍。

盲眼鐘錶匠 
Richard Dawkins著,王道還譯。
2002年。天下文化。
各種生物共存於地球上,是冥冥中有造物主在操控嗎?
作者從淺入深分做各章節闡釋演化論。
每段章節可以分開來看,連貫看會更易懂。

螞蟻與孔雀 
Helena Cronin著,楊玉齡譯。
1997年。天下文化。
分為上下兩冊,除了講天擇,還談到另個機制「性擇」。
雄孔雀美麗尾巴明明該是個生存上的累贅,
為什麼會一直存在,甚至更加誇大?
內容較為生硬,
連我閱讀都稍嫌吃力。
建議有基本概念再來看會比較易吸收。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關於蓮賦


喜歡紅茶拿鐵、色鉛筆以及紙本書。
雜食,常在ACG、繪圖、音樂、電影與閱讀之間流連。
認為創作是靈魂閃耀的結晶,並且是必備的精神糧食。

最新回應

近期留言

文章分類

日期

彙整

最愛連結

瀏覽人次

當日瀏覽人次:

12

總瀏覽人次:

6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