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縮模型雙料冠軍的創作小世界
以前有陣子我非常著迷食玩,覺得這種縮小版的食物、餐具、調味罐、包裝盒……既滿足自己家家酒的夢想,也有不占空間(相較於實物)的好處。
當初看到預告時的印象是「看不懂但是感覺很厲害(意味不明)」,所以好奇跑去看了。看完後才恍然大悟會有人想二刷以上。因為劇情設定滿特別的,了解故事大綱的背景下再看一次,可以享受初次被忽略的細節部分,或是用另一種視角來看整段故事。難道這也是在導演的計算之中嗎? (以下討論內含劇情)
20200912
為了見識所謂墨水跟鋼筆一字排開的情景,順便用完剩下的振興券,於是我抱著錢包君被掏空的覺悟,前往誠品信義店3樓看展。展場不大,人也很多,但是展示動線與空間規劃,並不會讓人很擁擠的感覺。
自從去年總統大選開打以來,我對中共的作為越來越無言以對,但另一方面也越來越納悶,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種政黨可以存續到現在?以往我對政治類書籍興趣缺缺,不過這幾年稍微關注政治經濟事件後,慢慢有點興趣了。趁著連假,將明居正老師推薦的《九評共產黨》讀完。不讀還好,讀下去真是震撼,欸……2004年出版的內容,怎麼套到2020年還似曾相似呢?
墜落的少女 x 形跡可疑的大叔 x 魔性的都市
作畫工具:輝柏水性色鉛筆(紅盒)、瑞士卡達水性色鉛筆、溫莎牛頓透明水彩、留白膠、
牛奶筆、maruman水彩本(water media paper 204.5 g/m2)
雖然最初在2018年底就有預感2019年會非常忙碌,但我沒想到如此戲劇性。要用漫畫比喻的話,就是參加中忍考試完後尋找神之食材GOD,接著加入鬼殺隊然後發現藍染才是大魔王,充滿熱血友情緊張刺激焦慮煩躁的劇情(這是什麼鬼)。
數年前參加了「立體書的異想世界」特展,自此我對充滿「機關」的書籍非常感興趣。這次在臉書上看到本特展訊息,於是馬上挑了假日前往觀賞。 本特展位於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地下一樓,由商業作家與業餘作家聯合展出,免費觀摩。展場可拍攝,不過要注意的是,
在臉書上看到展覽宣傳,覺得滿有意思的。我很好奇這個展覽要怎麼整合浮世繪、當代藝術與動漫文化三種層面,然後解釋與呈現「美少女」。實際上看過展覽後倒是有點懊悔,可能是展出內容跟我預期落差太大,或是這主題本身就是大哉問,造成整個展覽難以聚焦。
當初看到預告時的印象是「看不懂但是感覺很厲害(意味不明)」,所以好奇跑去看了。看完後才恍然大悟會有人想二刷以上。因為劇情設定滿特別的,了解故事大綱的背景下再看一次,可以享受初次被忽略的細節部分,或是用另一種視角來看整段故事。難道這也是在導演的計算之中嗎? (以下討論內含劇情)
20200912
為了見識所謂墨水跟鋼筆一字排開的情景,順便用完剩下的振興券,於是我抱著錢包君被掏空的覺悟,前往誠品信義店3樓看展。展場不大,人也很多,但是展示動線與空間規劃,並不會讓人很擁擠的感覺。
自從去年總統大選開打以來,我對中共的作為越來越無言以對,但另一方面也越來越納悶,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種政黨可以存續到現在?以往我對政治類書籍興趣缺缺,不過這幾年稍微關注政治經濟事件後,慢慢有點興趣了。趁著連假,將明居正老師推薦的《九評共產黨》讀完。不讀還好,讀下去真是震撼,欸……2004年出版的內容,怎麼套到2020年還似曾相似呢?
墜落的少女 x 形跡可疑的大叔 x 魔性的都市
作畫工具:輝柏水性色鉛筆(紅盒)、瑞士卡達水性色鉛筆、溫莎牛頓透明水彩、留白膠、
牛奶筆、maruman水彩本(water media paper 204.5 g/m2)
雖然最初在2018年底就有預感2019年會非常忙碌,但我沒想到如此戲劇性。要用漫畫比喻的話,就是參加中忍考試完後尋找神之食材GOD,接著加入鬼殺隊然後發現藍染才是大魔王,充滿熱血友情緊張刺激焦慮煩躁的劇情(這是什麼鬼)。
在臉書上看到展覽宣傳,覺得滿有意思的。我很好奇這個展覽要怎麼整合浮世繪、當代藝術與動漫文化三種層面,然後解釋與呈現「美少女」。實際上看過展覽後倒是有點懊悔,可能是展出內容跟我預期落差太大,或是這主題本身就是大哉問,造成整個展覽難以聚焦。
喜歡紅茶拿鐵、色鉛筆以及紙本書。
雜食,常在ACG、繪圖、音樂、電影與閱讀之間流連。
認為創作是靈魂閃耀的結晶,並且是必備的精神糧食。
當日瀏覽人次:
總瀏覽人次: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