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很嗆的書。作者毫不留情地批評專業越來越不受重視的情況。雖然書中都是美國的案例,有些放在臺灣來看還是可以通用。
初接觸到本書時,適逢 2018 年公投。每天翻開新聞看到誇張情境,再對照書中例子,讓我才翻開第一章就頻頻點頭。後來某些因素中斷閱讀,直到最近才接續讀完。結果發現事隔 3 年,作者提到的例子依然與現實情況呼應,讓我不禁懷疑,這種情況是否沒有解決之道,只會日益惡化?
要探討專業,首先要定義何謂「專家」。作者在第一章中就針對這個名詞提出見解:
專家既然稱為專家,就代表他們是這個領域中的少數,而他們的意見比多數人都更「權威」,更正確,也更準確。
作者又進一步解釋,要區別專家跟素人,可以從很多方面判斷:
- 受到正式的訓練且通過考核標準。
- 對該領域有異於旁人的資質,具有一定的掌握力與直覺。
- 能在該領域走得長久,經驗老到。
- 能接受他人的指教與批評。
- 在該領域犯錯的機率比一般人低。
如果照上述定義,要區別出專家跟素人,甚至專家跟玩家的差別,並不難。但是為什麼專家/專業會被漠視?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差錯?這就是本書談論的重點。
作者花了相當長的篇幅,列舉各種可能原因與案例。有些其實跟臺灣情況差不多,諸如:邏輯謬誤產生的偏差、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鄧寧—克魯格效應)、網路普及與資訊爆炸帶給人的影響……。除了上述可略知一二的原因外,我更感興趣的是第六章講專家的錯誤。倒不是想看作者罵專家的平衡心理,而是想著如果在自己專長領域跟其他人溝通時,有什麼地方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書中談述的原因在臺灣也見得到:
- 專家也會犯錯
- 專家撈過界
- 專家墮落
第 1 點很容易被忽略,「既然是專家,理應不會犯錯才對」。但是專家也是人,不可能每次都完美無瑕地解開難題、完成任務或是提供最適當的建議。他們藉由自己的專長經驗、嚴謹的檢核機制或同儕審查來減少犯錯次數,甚至降低犯錯的程度。然而,錯誤率降低不代表錯誤率等於零。當專家犯錯時,該注意的應該是背後緣由,而非專家不適任就把他換下。
第 2 點則是很常在新聞或社群網站上出現,像是 A 領域見長的專家大肆批評 B 領域議題。假如A、B領域有關連那還有點理由,然而在臺灣,反而是兩領域毫不相干的情況較常見。當記者訪問某位德高望重的「專家」,但該議題跟他所學完全不同,而他也毫不避諱地說出自己意見,那麼「意見」可參考性應該要打折。只是在臺灣,部分人相信「權威」,並非背後代表的專業,純粹是基於名聲,導致一旦有人頂著頭銜到處發表意見,即使說話再怎麼不合邏輯也還是有人支持。
第 3 點被作者認定最少發生,但後果最嚴重。像是捏造數據以投上頂尖期刊,將會錯誤引導研發創新的方向,浪費其他人的心力與資金。這種惡意詐欺也會降低普羅大眾對於該領域專業的信任。
整本書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前面花了很多力氣整理歸納,後面卻沒有提出很明確的建議。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素人要如何分辨真正專業的訊息?
當大學林立,高等教育變普及後,專家門檻不再只能用學歷來衡量,還有其他機制讓素人可以分辨嗎?
專家在跟素人溝通時,要如何將艱澀的知識正確且淺白地傳達出去?
政府、專家與素人分別可以從哪些方向努力,建立互信的橋樑?
我想問的無法在本書中獲得解答。也許這些都是大哉問,每個要回答勢必要花上不少篇幅;也許是超出作者專業範圍,不便班門弄斧。至少這本書以宏觀角度先抓出重要現象,讓人瞭解問題癥結點。至於要解決問題,就留待其他專家來補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