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學測考題越來越活,已經不限考教科書中的內容,而是如果學生願意觀察生活周遭事物,是可以依據對聯跟地名猜出來的。在這題裡,可以從對聯中的「洪流」、「鯤溟」猜出當地都容易有水患。這麼一來 (B)、(D) 包含「頂」的選項就被刪去,因為地勢高的地方通常不太會淹水。大潭、東澳從字面上來看都跟水有關,而潭表示可能容易累積成水池,有低窪之意,東澳則是個港口,感覺兩者都可能淹水但前者似乎會更嚴重。後塭仔、烏石鼻的話,前者可以聯想成魚塭,通常都在沿海沙岸地區,後者的「鼻」可以想作類似鵝鑾鼻的礁岩地形,總結推理起來 (A) 會是比較可能的答案。
也許會有人說這些地名的典故明明課本上沒有介紹啊。這讓我突然想分享這本有趣的書——《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供大家參考。作者曾任《大地地理雜誌》總編輯,一直專研於臺灣地理的人史紀錄。他藉由「地名」這扇門,告訴我們這些老地名的背後故事:地名文字代表的意義?當時的時空背景為何?後續演變成什麼名字?地名就像個博物館,保存了文化也保存了記憶。
窺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命名
以前很常在各地出差時,我開車都會注意路牌告示,因此發現有些地名只在當地出現,而有些地名重複出現在不同地方。不光是東西部的地名風格截然不同,甚至北、中跟南部也有其獨特地名。那時我只覺得眾多名字唸來有趣,直到閱讀本書,才知道原來地名背後蘊含的故事精彩萬分。
在本書中,作者依據目前行政區來劃分全臺各處的老地名,例如講到高雄,就一定會提到「打狗」;而說到新竹,則會想到「竹塹」。因為章節內容幾乎是獨立的,建議讀者可以先從自己家鄉的部分開始看起,比較印象深刻。但是閱讀完整本可以發現不同文化下的命名有其特殊用字,像是在桃竹苗地區,同樣是形容聚落的地方,客家體系可能是「屋」、「肚」、「峎(音同朗)」,而福佬體系可能是「厝」或「寮」。臺南、高雄地區看起來跟駐紮兵團有關的字眼可能跟鄭成功軍隊有關,如「營」、「鎮」。如果在花蓮沿著臺 9 線由南到北,除了欣賞美景外,還能發現「鹿野」、「池上」、「富里」這種日式的命名。
從地名看起來,經歷不同殖民文化洗禮,加上不同族群自祖先家鄉帶來的習俗,證明臺灣是個充滿多元文化的地方。
既是名字也是地形
相對於有些地名代表某族群的習俗,有些地名就純粹是個形容地勢的稱呼。像全臺各地的二重埔、三重埔象徵河埔新生地,容易有洪患但肥沃土地也適合農牧。回到前面題目的東澳,作者在書中解釋「澳」跟「灣」都可以形容為出海口,但前者地勢又稍微高些,可想而知比較會淹水的是 (A)。
有時文字解釋半天還不如圖片一目瞭然。作者在書中附上大量的古地圖做為佐證,讓人清楚知道地形的演變。以學測題目提到的「鯤溟」為例,令人想到《莊子》「逍遙遊」中「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鯤」應該是跟鯨魚有關。這邊就可以參考作者在介紹臺南「鯤鯓」的內容,他直接呈現《台灣府志》附圖及《台灣府古圖》,可以很清楚看到以前七鯤「鯓」被寫為七鯤「身」。因此作者大膽推測這是清朝時沙丘地形突出於海上,猶如鯨魚身體露出海面的形容。隨著時間逝去,內灣逐漸淤積變為平地,而這些「鯤鯓」被保留下來,變成臺南特有的地名。
好評再版
當我查找資料時,赫然發現這本已經於 2023 年推出第三版了!在第三版中,書名改成《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1):空間篇》。我大略在書店翻閱,主架構沒變,可是地圖部分變彩色,整理資料似乎變多了(?)。作者還另外寫了續集《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2):時間篇》。這本主要從時間軸切入,探討特定時期中地名演變跟其帶來的意涵。如果書櫃上已經有舊版被誤解一書,我建議可以直接買《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2):時間篇》,沒有的話,直接將新版 1、 2 集帶回家,研究一下自己居住地方的名字也很讚喔!